2011年5月29日 星期日

pace






































































騎著車突然想起,
為什麼台北讓人感覺步調快速,
而這個感覺是我剛接觸這個城市的時候就這樣感覺了,
或許是地方太大了, 回家的距離遠了,
下班之後大家都想快點回家,
大家都知道回家的路途遙遠,
想要早點到家,
騎車開車就只能騎快一點, 開快一點,
坐捷運就要走快一點,
大家努力的做著回家這項任務,
外在身理的動作多少影響著心理的思考.





;
前陣子看了一個新聞攝影展,
展覽還不錯,
整個氛圍有被營造出來,
或許是展覽空間是舊紙廠的關係,
不需要太多有的沒的就可以很不錯,
那種陳舊的歷史感是無法被取代的,
空間充斥著切削木頭後殘留的氣味,
和很多文青.






;
人生, 本來就是由矛盾組成的.

當我舉了個流浪漢, 這種極端的例子與人討論時,
對方似乎以一種直線式的思考, 連連看的方式,
把我連到我想成為流浪漢的框框裡,
認為我太過天真,
"以為流浪漢就有多好過?!"
但孰不知我只是想討論這件事罷了.
為什麼會覺得流浪漢過得不快樂呢?
以各種主流價值來推斷的話,
他們有可能是不快樂的, 不好過的,
天氣冷了, 他們缺乏遮風避雨的地方,
肚子餓了, 可能要在便利商店外等過期便當, 麵包,
各種想像的到或想像不到的生活情境,
這些情境可以約略浮現在我們腦海裡,
所以推斷出他們不快樂.
那麼, 如果是另一種極端的例子,
很有錢的人, 台灣最有錢的人,
講到這種例子的時候,
人們當然也對於她的生活有些既定的想像和描繪,
可能覺得她生活應該是很愜意的吧, 很享受的吧.
那麼平平淡淡的過日子呢?
那些日子當然也有所謂的既定印象, 所謂的生活風格.

只是, 我想說的昰, 如人飲水, 冷暖自知,
當我們選擇了一種方式過日子,
就無法體會享受到其它種生活方式,
只能藉由自己的生活體驗經驗去想像去臆測,
那, 何不用更宏觀的態度來看待人生?






;
橫山家之味,
昰有B許久之前推薦的一步日本片,
是部很有日本風味的電影,
整部片以一種淡而不濃烈的自然風格步調在進行,
生活意味濃厚,
切菜的聲音, 生活的種種聲音,
讓人感覺就像是在看隔壁鄰居或自己家裡發生的故事一般,
這部片光線的光線色調也如同它所呈現的步調貼合,
它呈現出的昰除了視覺外的另一種張力,
想說出什麼又說不出來的一種熟悉感覺.




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關於展覽這件事

在台灣展覽這件事, 或許還有進步的空間, 或說方向調整的地方,  或說是我該調整方向. 之前第一次參加台灣設計師週, 做的昰自己喜歡想做的, 花了不少時間精力在上面,  但看得懂的或願意花時間了解的人其實並不多, 或許是我也沒有多的時間在現場解說, 或許是一些我不知道的原因, 但最終感覺就是沒什麼效果, 那所謂的效果該是什麼? 我想, 如果不想走商業為導向的展覽, 但這又很矛盾, 因為設計師週的作品, 大多數都是量產沒啥問題, 但可能成本會比較高, 但其目的也不是要激發參觀者思考討論的作品 (個人看法), 所以基本上展出作品是偏向商業性質的展覽, 那以商業性質來考量的話, 參觀者通常都是一般民眾, 少數加上一些公司, 製造商, 實質的效應其實也不大, 加上設計品買單的都是從事設計相關的人, 舉例: 一般人會花個兩千元買個收音機嗎? 會! 但不多, 因為不知道兩百跟兩千的收音機差別在哪裡, 設計師可能會了解那兩千元的價值在哪, 其實說到底也只是差在爽罷了, 再加上因為很有可能自己一輩子的設計也沒辦法生產出這種品質, 看到的時候只好像喝了乖乖水吃了乖乖一樣, 乖乖把錢拿出來付, 把卡拿出來刷.

我想大眾市場的機制似乎是這樣, 快速, 簡單明瞭, 不用太多的解釋, 太多的故事, 不用太深, 不要太多廢話. 點餐後, 兩分鐘後給我食物就好了.

不知道到底誰看了, 或誰受影響了. 或許這是做沒商業化的缺點, 商業化行為某角度來說讓事情變的簡單, 單純些, 想知道誰受影響. 看誰買了這個東西就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雖然不那麼精準, 卻是一個客觀的數據. 所以從事藝術工作的人若沒有與人群接觸戶動的機會, 真的會不知道他們花的時間精力金錢是為了什麼, 你可以說是為了自己爽, 對, 沒錯, 爽! 爽是爽, 但如果人類可以用爽字來付便當錢, 材料費, 油錢, 等等的支出. 我想這世界會出現更多藝術家, 藝術在某方面來說, 是要如何想辦法在這種環境生存下去並持續產出作品, 這或許跟創作作品本身一樣的重要或更重要, 因為如果無法持續創作, 東西無法累積或持續曝光, 要讓別人發現, 著實不是件容易的事.



2011年5月22日 星期日

life is playground



















人會看各種運動比賽, 進行各種活動,
部分原因是因為它很刺激, 無法預測,
是用不同形式展現在人們面前,
因為規則的不同, 提供人們不同程度的刺激, 節奏,
符合喜歡的節奏, 所以喜歡.
有時也不知道喜歡的原因是什麼,
"愛一個人需要理由嗎?

不需要嗎?

需要嗎?"

但重要的是這些事在一個時間內都會有結果產生.


近期最喜歡的電影是 Mr. Nobody,
我想劇情, 手法這些老梗就不用多說了,
講多了只會影響享受這部片的興致,
可以的話, 其實也不用看預告片,
直接去找來看就知道了,
不過, 不看其實也不會怎麼樣.






2011年5月21日 星期六

why not



台灣有能力在設計上去做些事,
為什麼不做?




#
"因為生產 "有松絞" 布染的關係, 我老家的扇川有時候會呈現鮮豔的紫色. 乍看河面, 會覺得它呈現紫色, 如果我們沿著河邊走, 河面在不知不覺中就恢復原本的顏色."

"時間, 就是這種感覺."  _ 藤本泰, 雜誌上癮症





#
大家都會說新一代展像是在大拜拜,
一年一度的大拜拜,
那說出這些話的人是誰?
是幾年前已經參與過這項活動的人們,

那或許是玩笑話,
說到後來, 留傳個幾年下來,
玩笑話卻變成是似乎有那麼一回事存在,

又或許說者無意, 聽者有心,
又或者從大一進學校或更早,
開始接觸到這項活動的訊息, 並似乎是個目標在那邊存在著,
一直接觸, 接觸到後來並參與,
因為這活動是台灣設計學校最大的活動,
所以工作之後也還是會接觸到這訊息.
一直聽到這活動的相關訊息,
難免會覺得有些厭煩,
說這是台灣設計圈最大的公開活動也不為過,
不好意思, 它就是最大的!
各種複雜情緒, 愛恨糾葛一起都湧了上來,
其實會那樣說的人, 看似負面,  或許他們才是最愛新一代展的人,
可惜已經沒機會享受那麼多資源, 和那麼多參觀民眾的觀注了.

對那些已經參與過的人,
這個活動似乎沒那麼新鮮, 加上經過工作現實的洗禮,
發現以前做的設計, 跟現實似乎有段差距,
一些意見, 一些玩笑話, 也開始產生,
似乎就變成滾雪球一般, 越滾越大,
就像是謠言傳說一般, 沒人知道為什麼, 從什麼時候開始,
只知道畢業之後的學長姐都這樣 開玩笑的 形容,
那畢業之後也有資格說這句話, 開這玩笑,
似乎說了這些話就代表自己變成熟了點.

每個人都要嘴巴,
無法控制人要怎麼說;
每個人也都有腦,
同樣無法控制人要怎麼想.







p.s. 我很景仰的朋友 (阿)信設計, 生日快樂~

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new



有時是一種氣氛感覺的營造,
有些事情都可以從些小細節感覺出來,
無意進到一家燒臘店,
聽到老闆帶著香港口音,
感覺就應該會好吃了,
聽到要外送的便當是來自某百貨公司 A9,
對於食物又更加有信心了,
盛湯的時候看見湯是滿滿的菜,
感覺真的不賴.




-
結束第一天的生活,
感覺有些奇妙,
有非常微小的感覺像是回到莫斯科的生活.




-
許多事都是基於供給與需求的原則來進行,
當需求大於供給, 價格提升, 人人想要要不到;
供給大於需求時, 價格下降, 你有還甩不掉,
有時候不是東西好不好的問題,
是有沒有人想要的問題,
供需原則看似理性,
以一個買筆電送的筆電包為例,
實際價格一定不只那個價錢,
不過一但數量多,
似乎那個包包的心裡價值似乎就降低了,
而心理價值也反映並影響到實際價值,
有時候不是有沒有的問題,
而是要不要的問題.


2011年5月15日 星期日

美妙生活





















離開從每天早晨會聽到公車聲的房間,
也不再會聽到籃球拍打的聲音,
房間頓時安靜許多,
不過卻會聽到不知哪來的學校鐘聲,
因為樓層變高了,
聲音的距離變遠了,
因為房間變大了,
活動的空間變多了,
因為捷運變近了,
交通的方便增加了,
不過這些都不是如此重要,
我想新的地方多的昰種安定的感覺,
做的事是不會變的.






不過可以走路到信義誠品感覺是還蠻方便的啦~

2011年5月11日 星期三

吵架是門人生見解的藝術,
書看得不多, 見識不夠廣還吵不贏別人,
只能講出內容淺薄的話語,
只能淪為跟別人吵,
最保險的做法就是一開始就閉嘴,
若非如此, 吵個一兩句, 才閉嘴,
已經失了閉嘴的最佳時機.

吵架通常是非理性的反應,
是一種即時反應,
腦袋無法思考太多, 回話時機和速度要對,
當然厲害的人, 再這樣的狀態下也能馬上思考出適當的招,
但這也表示這是那個人原來的性格和能力.
很多原因綜合在一起,
所以更能透過這樣的活動來認識一個人.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來來



天妒英才這句話多少是有些道裡的,
天才通常都活不久,
庸才命就該活得久些.




-
我通常喜歡鋼琴的聲音多過吉他,
雖然吉他比較容易攜帶去把妹,
但彈鋼琴實在是一件很酷的事.




-
說不說謊根本沒差,
人們只會聽進想聽的話.
人好不好無所謂,
人們只會相信想相信的.




-
今天參加了另一次的智力測驗,
這或許是我考過最特別的測驗,
如果不懂中文,
應該考不好,
如果數學不好,
應該也考不好,
中間好幾次看到題目都差點要笑出來,
或者是哭笑不得,
"有一家牧場養有牛, 羊, 和豬共438隻. 已得知豬的隻數為牛的隻數的4倍少5隻,
為牛和羊的隻數總和, 請問豬和羊一共有多少隻?"
"4770÷(11%×6)=?"
恩......
我想每件事都有被執行的理由吧.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info



世界資訊不斷的被重複播放,
是人們主動去觀看那些資訊?
還是被動的接受那些資訊?




-
知音與伯樂都難尋,
生命中遇到其一都是另人值得高興的事,
那似乎是一種原始喜悅的感覺,
會有種想繼續討論下去的感覺.




-
共同努力, 共同經歷些苦日子, 一些不那麼美好的日子,
尚未有些什麼成就的日子,
那些人是非常珍貴的,
那些日子相處的人們或許是比較單純,
或許沒那麼社會化,
又或許,
這些都只是過程,
在不同階段會遇到不同的人事物.




-
去吃了一家我看過最多人的水餃店,
假日只賣一種口味的水餃和大中小碗的酸辣湯,
非常不用花太多心思思考,
只需要想好幾顆水餃, 多大碗的酸辣湯或不要酸辣湯,
在相當炎熱的天氣, 在沒有供應冷氣服務的夜市, 
人潮依舊相當誇張,
可以想見冬天的時候,
人潮會如何.
剛好坐在煮水餃鍋子的旁邊,
完全可以觀看老闆煮水餃的模式,
以一種小心的姿態, 將水餃撈起,
並數好顆數, 經過兩次濾水過程,
精準的放進盤子.
撈煮水餃的過程,
直接將有破損的水餃丟進前方的橘色桶子,
那過程手法絲毫不拖泥帶水,
並帶有一種固定節奏的韻律感.
重點來了,
水餃味道....不錯,
但卻不是我吃過最好吃的水餃.
我想那裡的氣氛營造得很好,
如果是一家人,
直接都先叫個一兩百顆水餃,
雖然每個人分一分也沒多少顆,
但那總數聽起來總是可以嚇嚇人的.
所以聽到馬上就會多點個十顆.











p.s. 母親, 天天快樂!

2011年5月5日 星期四

30年



當一件事情做了三十年,
想必一定累積了不少有形無形的價值,
有時候, 或大多數的時候,
堅持是件說比做簡單許多的事,
看完茶館的故事,
一位在裡面工作十年的員工問我好看嗎?
"原本就有深度的東西, 我想怎麼拍都是會有深度."

對我而言, 藉由這部紀錄片去略讀這三十年的歲月,
隱約了解感受這間茶館進行的活動, 發生的事情, 營造的氛圍,
對參與其中的人們而言, 感觸想必非常多,
散場後, 那位資深員工感動跟另一位員工擁抱並留下眼淚,
在那刻, 不知怎麼的讓我也很感動,
我想人與人的接觸還是比影像傳遞出更多情感吧.

一件事周遭發生的人事物或許是超出那件事本身原本的價值.
三十年的歲月累積了很多,
可以想見那背後所付出的心力,
有幸與茶館的老闆一起喝東西聊天,
分享著他的一些事, 一些文字,
周先生是位感性的人,
感受到他依舊滿腔熱血,
還計劃做些什麼.